市场资讯
经济向好利率趋稳顿时的拼音
2023-11-05 02:52  浏览:22

  当前,利率走势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焦点话题之一。而作为影响利率的重要变量,货币政策亦备受关注。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强调,货币政策“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并提出要“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

  《报告》指出,近年来,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的带动下,实际贷款利率明显降低,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3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4%,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5%,均处于历史低位。

  展望利率走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2023年不具备降息的内外部条件,政策利率下调的概率不大。一方面,贷款利率目前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再度下调利率压力很大、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稳健货币政策强调要兼顾内外部均衡,央行将合理把握宏观利率水平,短期内降息的概率较低。

  经济发展预期向好

  根据《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新发放贷款利率较2022年年末回升20BP,这是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出现环比回升。

  谈到新发放贷款利率回升的原因,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主要是由于票据融资利率的大幅上行。具体来说,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和银行保持贷款利率较低水平的背景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得到一定释放,新增信贷大幅上升,银行继续通过票据冲抵信贷额度的动力下降。同时,较低利率、更容易获得贷款的情况,也降低了企业票据融资的需求。3月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2.67%,较去年12月上升1.07个百分点,而其他利率均在下行,例如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0.04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0.12个百分点。在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维持低位、变动较小的情况下,较快增长的票据融资利率推升了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一季度信贷投放集中靠前发力,银行用于为企业提供票据贴现的资金减少,推动票据融资利率大幅上行,这本身也是银行风险偏好回升以及信贷结构优化的体现。同时也意味着,伴随经济转入回升过程,以及货币政策力度和重心调整,市场利率较大幅度低于相应政策利率的阶段已经过去。”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指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月到3月,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企业对经济预期稳步转暖,融资动力持续增强。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贷款需求指数为78.4%,为2012年一季度以来最高。

  在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看来,市场资金需求稳步回暖,商业银行也充分利用信贷额度充足的有利条件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在供需两旺的双重带动下,贷款利率出现小幅回升,这也是对经济发展预期向好的确认。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3月企业贷款利率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分别较2022年年末继续下降0.02和0.12个百分点。

  冯琳认为,这体现了在经济修复初期阶段,监管层“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政策导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行,则是在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下,各地本着因城施策原则,持续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结果。

  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

  《报告》显示,总的来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实现了较好的调控效果,有力支持经济发展恢复向好,主要体现在: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从基本面来看,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四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

  那么,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下一步货币政策将如何调整?

  《报告》称,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把握宏观利率水平,持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传导机制,为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营造有利条件。《报告》同时指出,下一步要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值得一提的是,LPR已连续9个月“按兵不动”。5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持平。

  “利率市场化机制下,部分银行存款利率调降以缓解息差压力,不足以引起LPR下调。”中信证券FICC研究团队指出,今年以来,部分农商行、城商行以及股份行先后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部分银行在5月份调降了通知和协定存款利率上限,鉴于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净息差分别下行至4.34%和1.74%的历史相对低位,因而商业银行主动调降存款利率更多是在利率市场化机制下缓解息差压力的行为。尽管4月以来信贷增幅放缓,但2022年LPR单独下调的背景是降准、央行上缴结存利润、财政支出靠前发力等政策支持释放了大量流动性,而当下数量端总量工具操作相对稳健,4、5月MLF(中期借贷便利)维持小幅超额续作,不足以引起LPR下调。

  冯琳向记者分析称,3月降准之后,短期内货币政策将进入观察期,重点是落实已有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各类结构性政策工具向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同时,密切观察经济修复态势,特别是楼市走向。考虑到当前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牢固,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增长取向,具体表现为各类市场利率在接近相应政策利率后,不会持续上行。此外,一季度信贷投放集中靠前发力后,二季度节奏上会有所回调(这已在4月信贷数据中有所体现),但各项贷款余额增速还会保持较快水平,宽信用过程不会逆转。

  此外,当前全球较多国家开启加息进程,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受到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对此,连平分析称,一方面,近几年贷款利率持续下调,目前处于比较低的位置,3月新增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95%,较去年同期下降0.41个百分点,银行利润空间压缩比较大,而一季度末银行体系的净息差已降至1.74个百分点,较去年年末下降了0.17个百分点,今年再度下调利率压力很大、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稳健货币政策强调要兼顾内外部均衡,当前境外主要发达国家仍处在加息周期内,预计今年美联储仍会保持较高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水平,在国内经济恢复预期不稳、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下降的情况下,当前人民币面临一定贬值压力,中美利差倒挂幅度也有短期扩大趋势,央行将合理把握宏观利率水平,短期内降息的概率较低。

  王运金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总量稳定,适度调节信贷投放节奏,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可持续和针对性的金融支持,不适合大幅调节货币供给。当前贷款利率水平较低,境外又将持续较高利率水平,今年我国不具备降息的内外部条件,货币政策下调政策利率的可能性不大,维持当前较低贷款利率水平的概率较高。

  梁斯提示道,在资金需求稳步回暖带动下,预计信贷利率可能会出现稳中小幅上升,但在经济仍处于持续回暖的背景下,信贷利率不会出现明显上升,以避免加重企业财务负担,影响经济恢复成果。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