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发现一处龙山时期遗址
在山东省淄博市人民路一处建设工地,考古工作者近日发现一处史前遗址。根据现场出土的陶器等,确认该处遗址为4000多年前的龙山时期基层聚落遗址。目前,对遗址的科学发掘与保护工作正在进行。
“看,这个陶鬶就是龙山时期的典型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房书玉展示着手中的一个陶器。据介绍,龙山时期距今约4350年至3950年。
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于2月14日正式进场开始进行清表工作,2月20日开始发掘。
“通过目前的发掘,我们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龙山时期的面积较小的基层聚落。此次发掘,对于探索了解龙山时期基层聚落的基本结构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房书玉说。
通过勘探,该处遗址南北长约144米,东西宽约134米,分布面积为2万平方米左右。由于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高南村原址,遗址被命名为高南遗址。
记者:邵琨
硅谷银行破产,波及中国创业者!16家机构披露资金状况…美团紧急澄清 币圈惊魂一跳硅谷银行破产冲击波持续。
硅谷银行破产波及中国创业者
据第一财经,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简称SVB)一夜破产,科技投资人和创业者阴云笼罩。“没想到一觉醒来,居然赶上了银行倒闭,人生完整了。”中国医疗初创公司创业者安迪(化名)3月11日午间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他的公司大部分美元资产都存在硅谷银行,主要用于美国办公室人员的工资发放。另一位业内人士在谈及此次硅谷银行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时对记者透露,有初创企业因此损失上亿人民币。
美国著名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 CEO更是将硅谷银行的后果称为“初创企业的灭绝级别事件”,他称YC 1/3的项目约1000多个创业公司的所有钱都在硅谷银行,下周甚至付不了工资和房租,而保险公司理赔的上限是25万美元。据第一财经统计,截至目前,已经陆续有16家公司发声披露其在硅谷银行的资金状况。
美团:没有存款在硅谷银行,后者破产事件对公司无影响
美团资本市场部11日对问询的投资者回复邮件表示,美团没有存款在硅谷银行,因此近期硅谷银行事件对公司无影响。同时,美团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11日网传美团CEO王兴发布的“硅谷银行维权群”截图并不属实。
USDC发行商Circle:有33亿美元仍留在硅谷银行
3月11日消息,稳定币USDC(USD Coin)发行商Circle连发推特(Twitter)称,硅谷银行是Circle使用的六家银行合作伙伴之一,负责管理USDC约25%的现金储备,约400亿美元的USDC储备中有33亿美元仍留在硅谷银行。
此外,11日稳定币USDC价格一度跌至0.87美元附近。
3月11日USDC/USD报价行情走势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币安3月11日上午发布公告称,由于当前市场的状况,USDC(与美元挂钩的虚拟稳定币)资产大量流入使自动转换的负担加重,已暂停服务,并表示这是常规风险管理措施。
据了解,USDC是与美元挂钩的第二大稳定币。2018年Circle推出稳定币——USD Coin(代码:USDC),以1:1的比例锚定美元,即每一单位流通的USDC都对应1美元的资产(由美元现金和短期美国国债组成)。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硅谷银行员工提供45天聘期及1.5倍工资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1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监管机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FDIC)为硅谷银行的员工提供45天的聘期,并给予1.5倍的工资。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拥有8528名员工。
美国硅谷银行宣布破产,马斯克回应推特收购提议:持开放态度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福布斯》杂志网站等多家外媒报道,美国硅谷银行当地时间周五(10日)在“惊人的48小时”后宣布破产,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当天晚些时候,有人在社交媒体上提议推特公司收购美国硅谷银行,并将其变为“数字银行”,对此马斯克迅速回复称“持开放态度”。
提出这一建议的是雷蛇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民亮,他在推特发文:“我认为推特应该收购美国硅谷银行,并将其变为‘数字银行’。”不到20分钟,推特老板马斯克在底下回复,“我对这个想法持开放态度”。
美国硅谷银行到底发生了什么?据CNN报道,当地时间周三(8日),该银行宣布已亏本出售大量债券、股票,以支撑其资产负债表,此举引发主要风险投资公司的恐慌。次日(9日),美国硅谷银行股价暴跌。当地时间周五(10日),该银行股票进入停牌状态,并放弃了快速融资和寻找买家的努力。
对于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福布斯》杂志网站称这是美国历史上倒闭的第二大银行,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倒闭的最大一家美国银行。2008年,美国华盛顿互惠银行因不堪次贷危机的重负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银行倒闭案。
据媒体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10日在一场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她正在“密切关注”几家银行的事态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实现连续性绿电制氢“绿电供应的间歇性和制氢的连续性之间存在矛盾,建议出台针对绿氢发展的支持政策,以电网作为补充和调节,实现绿电制氢的连续性。”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绿电成本持续降低
“氢气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化工、炼油等传统行业,未来在燃料电池汽车、氢能冶金领域的用量将逐步提升。”廖增太介绍,按照目前各国制定的氢能发展政策,到2030年全球氢气需求有望维持高速上涨态势,突破1.3亿吨。
从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情况来看,2022年氢气产量约3300万吨,其下游应用主要为化工、炼油等产业,占比超过95%,少量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当前我国氢气来源主要是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极少量来自电解水制氢。如果全部采用煤气化制备氢气,需消耗标煤约1.9亿吨,对应产生5.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廖增太说。
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每年将达到10万吨至20万吨,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2035年构建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
廖增太认为,作为清洁高效的储能方式,绿电制氢是必由之路。“发展绿氢产业既能充分利用风光资源,解决弃风弃光的问题,又能满足化工行业对绿氢的大量需求,解决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等高碳排放问题。”
在廖增太看来,电解水制氢具有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稳定等优点。“其中碱性电解水技术最为成熟,已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随着绿电成本的持续降低,叠加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大型化与规模化,绿氢将有可能实现化石能源制氢的平价替代,具备大规模应用推广条件。”
利用电网补充调节
廖增太介绍:“目前,国内绿电制氢及延伸产业链主要布局在内蒙古等风光资源富集的地区,包括中国石化投资30亿元建设的新疆库车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国家电投投资63亿元建设的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等。”
“电解水制氢及下游合成氨、合成甲醇均属于化工过程,需要连续稳定的电力供应和氢气输送,但风电、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特点,会导致化工生产危险性显著增加、成本大幅提升。这些示范项目迫切需要解决电力供应稳定问题,实现连续性生产。”廖增太说。
为实现绿电制氢的连续性,廖增太建议,在绿电年发电规模大于或等于制氢年电力需求的前提下,项目运行过程中,当风电、光伏发电量高于制氢所需电量时,超出部分的电量上网储存,当发电量低于制氢所需电量时,不足部分由电网储存电量补充,电网公司收取相对合理的服务费。
为推动绿氢产业长远发展,廖增太建议,合理有序推动化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碳排放配额作为减碳调控工具的作用。
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苏1例,重庆1例,甘肃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内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头市1例、巴彦淖尔市1例;江苏11例,其中苏州市10例、无锡市1例;辽宁7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晋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云南3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3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8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34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无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4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85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82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