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地方债数据全公开:偿债利息首次破1万亿
作者: 陈益刊
最新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出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备受关注。
财政部近日公布2022年12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去年全年地方债数据正式对外公开。去年地方借了多少钱,还了多少债,还背负多少债务,一目了然。
根据财政部数据,去年全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73676亿元,这一借钱规模虽略低于上一年,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自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成为地方对外借钱的唯一合法渠道。而为了对冲经济下行,扩大政府有效投资补短板,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快速攀升,疫情之后更是连续两年(2021和2022年)超过7万亿元。
随着近些年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偿债本金和利息规模也在攀升。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2年全年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合计为38969亿元,同比增长约8.4%。
由于到期本金地方可以借新还旧,而利息必须用财政资金偿还,因此地方偿债利息数据更受关注。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首次突破1万亿元关口,达到11211亿元。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大同时也推升了偿债压力,而相比于本金,利息支出更为刚性。对于一些财力紧张的地方挑战更大。不过总体来看目前风险可控,而且利率下降也降低了偿债压力。
近些年由于发债规模攀升,债务余额明显增长,而受近些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快速攀升。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50618亿元,同比增长15%。
去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这也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为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国对地方政府债务采取限额管理,设立了举债“天花板”。而且在新增额度分配时,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低的地方会获得更多的额度,反之额度低。
去年受疫情冲击、土地市场低迷等冲击,地方财政收入出现明显下滑,而去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保持快速增长。多家机构预计,去年地方政府债务率可能会突破120%警戒线。
债务率是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一个指标,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在100%到120%之间。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发布了《中国各地区财政发展指数报告2022》显示,2016年至2021年,各省份债务可持续指数呈下降趋势,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债务风险不断升高,债务可持续性不断降低。
上述数据可以了解地方债轮廓,而掌握地方债发行、偿债等细节,则需要观察地方债细分数据。
地方政府债券按用途分为新增债券和再融资债券,前者用于公益性项目建设,而后者主要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属于借新还旧。
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7566亿元。这一规模创历史新高,跟动用了近5000亿元存量专项债额度直接相关。而这背后反映了去年为了稳经济,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为了稳经济,尽快发挥债券资金效应,去年新增债券发行速度之快史无前例,基本在上半年完成发行。
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26110亿元。这一规模相比上一年(约3.1万亿元)有明显下降,这可能跟再融资债券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减少有关。
再融资债券虽然不能将资金直接用于项目建设,只能用于偿还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或存量政府债务,但从近些年数据上可以看出目前地方偿债主要依赖再融资债券,这极大缓解了地方偿债压力。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27758亿元,其中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本金23910亿元、安排财政资金等偿还本金3848亿元。这意味着地方约86%偿债本金来自借新还旧。
目前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快速攀升,主要集中在不计入财政赤字的专项债。专项债券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近些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快速攀升,从2015年的不足千亿,已经攀升至去年超4万亿元。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约35万亿元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中,一般债务143896亿元,专项债务206722亿元。专项债余额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关口。
春节期间 市总工会邀1500余名一线职工免费看电影转自:沈阳晚报
沈阳晚报讯(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吕佳)1月24日至27日(农历大年初三至初六),沈阳市总工会面向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环卫工人、劳模志愿服务团队等一线职工,在沈阳市工人文化宫职工文化影城举办了“卯兔贺岁 喜迎新春”“天使白、守护蓝、保障橘、志愿红”专片专场免费观影活动,放映15场电影,参加免费观影活动职工达到1500余人。
这项活动旨在丰富职工节日文化生活,回馈广大职工为沈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活动内容还包括:春节期间,市级以上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可到职工文化影城免费领取3张电影票观影;工会会员20元观影;各基层工会单位30人以上,影票18元起;举办观影票根幸运抽奖等系列活动等。
京城庙会年味儿浓 “消费提振年”红火开局1月26日(正月初五),北京八大处公园热闹非凡,这里的春节庙会吸引了大量游客。老北京小吃广场、“寻味北京年”年货街人头攒动,游客争相品尝各种风味美食。
曲艺演出也精彩纷呈,传统相声、魔术、变脸等汇聚成一场视听盛宴。
“今年过年‘年味儿’回来了,在这里每个人都满面春风。”游客李女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游客王先生对记者表示,“带着妻子孩子来逛庙会,特别开心,感觉过年的氛围更浓了,希望这样的庙会一直办下去。孩子通过品尝传统食物、赏传统艺术、玩民间游戏,可以沉浸体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我们作为家长希望看到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在促进消费回暖方面,各地因地制宜创造有利的消费环境,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有力促进消费恢复,提振消费者信心,助力经济循环畅通。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消费者更注重消费体验。各类富有“年味儿”的庙会消费场景让消费者沉浸其中,进而激发消费意愿。
兔年新春,北京市88项传统庙会和游园活动有序恢复。其中,10个传统形式庙会和2个“云庙会”线上线下同欢乐,76项游园活动在全市主要公园和重点景区迎接游客。
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消息,春节假期,北京市属公园共接待游客146.69万人次,其中颐和园接待游客39.66万、天坛公园接待游客29.97万、北京动物园接待游客15.6万,排在前三位。
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园客流量显著增加,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消费复苏势头。新春消费总体上呈现出品质消费、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的特点。
“各公园客流量明显回升,假日效应凸显,消费正逐步复苏,呈现出商品和服务消费两旺的特点,线下各类场景消费加快恢复,景区、餐饮、住宿、零售等服务业持续回暖,线上消费继续保持旺盛势头,个性化多元化的品质消费日趋旺盛,居民消费信心大幅提升,呈现出久违的烟火气息。”刘向东表示。
庙会的红火也成为民众出行、消费热情攀升的一个缩影。
1月19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及早谋划,把全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今年消费将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随着居民出游需求逐步释放,接下来还应出台哪些举措促消费?田利辉认为,我国需要推动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长,需要实现旅游供给的高质量发展,推出出入境游相关优化举措,进而实现我国旅游消费的可持续增长。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