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大家期待的A股“开门红”,能否到来?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投基Z世代,Z哥最实在。
2023年1月2日,成都阳光明媚,一扫前几日的阴雨绵绵。
Z哥心情愉悦,独坐在办公桌前,希望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迎接2023年第一个交易日的到来。
说实话,过去的一个月时间,各种不安、困惑和焦虑持续围绕着我们。当新年行情即将开始之际,相信所有人都希望来一个股市的开门红。
而在前天晚上,2022年~2023年的跨年之夜,当Z哥看到全国多地重新热闹起来的烟火气时,Z哥觉得,新年的行情,不会让我们失望。
在别人贪婪时要保持警惕,而在别人警惕时就要贪婪。
这是股神巴菲特最有名的一句格言,这句话看上去很简单,无非就是逆向思维,独立思维。巴菲特还说,价值投资的奥秘是:独立思考和内心的平静。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领悟这句话背后的真谛?
今天,我们首先来看看节日期间,都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情。
首先,看看上周五欧美股市的表现。
美股方面,道琼斯指数全天大部分时间弱势调整,股指跌幅超过1%,尾市有所回升,最终仅下跌73.55点,以33147.25点报收,跌幅0.22%。全年来看,道琼斯指数下跌8.78%,结束连续三年的上涨,也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
纳斯达克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也表现低迷,全天小跌0.11%,但纵观全年,2022年纳指累计下跌33.1%,同样也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在2008年,纳斯达克指数累计跌幅高达40.54%。
回顾美股表现,每当出现年度股市大跌之后,总会在新年有很好的表现,甚至是开始新一轮的牛市周期。那么,2023年,美股究竟将续写历史,还是继续调整呢?
2023年,美股最值得期待的是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收尾阶段,但同样让人担忧的是,欧美是否会进入衰退周期。
现在来看,美国要想经济繁荣,离不开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
据外交部官方网站最新消息,当地时间2023年1月1日,外交部长秦刚大使在美国与美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秦刚向布林肯道别,忆及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与布林肯进行了数次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会见。期待与布林肯继续保持密切工作关系,推动中美关系改善发展。双方并在通话中互致新年问候。
再看人民币汇率走势,2022年最后一天,人民币大幅走高,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价格报6.9054。
另一个消息也很重要,1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2023年,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更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推动重点领域和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恢复。
Z哥认为,国家发改委在新年第一天提到的这几个重要领域,很有可能也将成为2023年市场的重要主线。
2023年,中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经济增长重新回到正轨。而发改委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足以看出管理层对消费的看重。因此,新年行情,消费这条主线基本上已经确立。
其次,关于房地产市场,Z哥觉得依旧是矛盾重重。“既要,又要”显得尤为突出,房地产产业链庞大,依旧是GDP的基石,房地产稍微松动一点,可能有机会给上下游带来远超其他很多行业的经济数据。但是,房地产依然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基调不动摇,这也使得2023年,关于房地产板块的表现充满不确定性。
第三,关于新能源汽车,同样是几大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发改委的表态中,也明确表示将要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重点领域和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恢复。而汽车,无疑就是最重要的大宗商品消费,能否真正达到刺激消费的目标,可能最终还要看政策。
但是,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特斯拉的巨幅调整,似乎让人感受到了新能源汽车正在遭遇的寒冬。
2022年12月31日,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结束。近日最新消息,比亚迪官宣部分车型涨价。据比亚迪汽车官方发布的《关于车型价格正式调整的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对相关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正式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
对于此轮涨价原因,比亚迪汽车方面此前解释称,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系列政策及规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此前补贴额度: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辆、纯电动车12600元/辆)。同时,下半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据了解,此次涨价已是比亚迪2022年以来第四次官宣调价。
除比亚迪外,长安、奇瑞等车商也纷纷发布了部分车型涨价的通知。可以预想,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将迎来真正最为严峻的挑战。
最后,A股市场明天迎来2023年首个交易日,究竟能否取得开门红?
Z哥认为,如果继续按照元旦节前的节奏,游资唱主角,炒炒医药股,炒炒各种概念题材股的话,市场可能还是很难有太大的变化。而且今年比较特殊的一点是,春节假期和元旦假期相隔非常近,再过不到三周时间,又将迎来春节长假。
所以,在长假来临之前,市场能否吸引主力机构的大资金提前布局,就需要一个非常良好的市场环境。而这个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消费、金融、地产、新能源等大资金参与的板块来营造。
所以,元旦之后,就算有开门红行情,行情的成色究竟如何,就得看热点如何分布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累计完成投资5628亿元 160个重大项目已开工观点网讯:近日,据观点新媒体获悉,截至2022年12月底,重庆四川两地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160个重大项目已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5628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233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27%。
据了解,两地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9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13%。成渝中线、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渝昆高铁(川渝段)建设提速,整体工程进度已过半。泸州至永川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川渝省际高速公路已达14条,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获国家核准并已开工建设,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主体结构和第四跑道土石方工程基本完工,阆中机场基本建成。
此外,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8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39%。京东方重庆第6代柔性屏生产线项目、成都通威太阳能(000591)光伏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建成达产,重庆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完工、成都中创新航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华润微电子12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投产试用,长寿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项目8条生产线全面投产。
另悉,两地共建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9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20%。重庆生命健康金凤实验室揭牌投用,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和科学谷基本完工,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医学大楼完工,华为・成都智算中心(一期)人工智能算力平台上线运营,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项目(IDC)试运行。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一夜售空” “囤药”从布洛芬换成蒙脱石散继布洛芬之后,蒙脱石散成为新的抗疫药品,一盒难求。
2022年12月31日晚,网传一朋友圈截图称:“XBB.1.5毒株在美国登顶,大家要囤点蒙脱石散、整肠生、诺氟沙星。”上述截图迅速在网络间盛传,而后截图提及的“蒙脱石散”这一临床常用的止泻药迅速脱销。
2023年1月1日,《证券日报》记者实探武汉、上海等地区各大连锁药房,均被告知蒙脱石散已经没货。“今天上午先是某团买药的快递员过来拿蒙脱石散,然后又来了一波顾客买整肠生、益生菌、乳酸菌这类调节肠道菌群的药品,现如今都已售空。”上海益丰大药房某分店店员告诉记者。
“囤药”从布洛芬换成蒙脱石散
据查询,蒙脱石散并非处方药,医药电商平台及线下药房均能直接购买。
1月1日晚间,记者在京东健康、美团买药、1药网等电商平台上搜索蒙脱石散,多个品牌蒙脱石散均已售罄。上海、湖北多家线下连锁药房均表示蒙脱石散暂时无货。
1药网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平台上蒙脱石散已经在今年1月1日售空,目前还在紧急备货,近期会有一批到货,时间目前不确定。
九州通电商平台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九州通电商平台蒙脱石散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公司正在紧急备货,包括蒙脱石散、整肠生等相关治疗肠道疾病的药品,近期就会到货。
看懂研究院研究员陈佳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一药难求背后其实是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后民间短期需求爆发与长期需求变迁之间如何平衡,二是中国医药产业链自身技术进步与全球布局如何统筹。明确了这两个问题,产业企业层级的发展战略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事实上,此前遭遇哄抢的布洛芬等对症药品及抗原测试剂目前已经逐步恢复供应。
1月1日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日均供应量已增长超过1倍,抗疫相关商品的48小时发货率本周已升至80%,并预计下周可恢复至日常水平。
记者在淘宝上搜索N95口罩、抗原自测盒、布洛芬等商品,大部分均显示为有货状态。其中N95口罩价格最低已经恢复至2元/只,抗原自测试剂盒单只价格最低也已降至5元以下。
多家上市公司也对此进行了回应,均表示目前药品整体供应充足。
九州通董事会秘书刘志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12月份,九州通专门成立疫情物资保障指挥部,发挥全国仓储物流优势,协调调配资源,努力保障防疫物资的配送供应。公司各地物流中心加班加点、几班倒不间断运作,仅湖北地区就投入1500名配送人员,保证物流配送能力,全力保障医疗物资配送供应。
布洛芬原料药龙头亨迪药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积极配合国家防疫政策有关要求,加班加点生产市场急需药品,全力以赴保障市场供应。
专家:应理性备药企业扩产需谨慎
蒙脱石散等调节肠道菌群类药物,只是近期“囤药潮”抗疫产品中的又一品类。
事实上,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调整,2022年末“囤药潮”便席卷而来,抗原试剂盒、部分退烧药、感冒药、抗病毒药等品种市场出现脱销现象,部分产品价格水涨船高,同时2022年底A股也出现了“囤药潮”相关行情,相关抗疫产品公司股价短期内暴涨。
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众的囤药行为,带动了药品价格快速上涨。而非理性的购药需求,助长了部分游资的短线炒作行为。当前市场的基本面,并不能持续支撑药企的扩大产能。药企需要保持冷静判断,不要给大众和资本释放错误的信号。目前,官方层面已关注到囤药现象并出手干预,预计市场很快将会恢复平静,相关企业也应引导群众理性购药、用药。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的药物短缺是之前生产准备不足以及感冒退烧药被管制所造成的,目前的现有产能是足够的,短期内的供求矛盾缓解后,相关产能会恢复正常。
“预计蒙脱石散等肠道类药物短期内会涨价,但是随着相关传言逐渐被求证和澄清,这类药物的供应与价格会很快恢复常态。对相关企业短期而言可以提升市场业绩,长期而言不应随着市场的临时性异动而盲目增加产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柏文喜说。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盲目囤药容易造成药物滥用、不合理用药,引发更多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药品过期、资源浪费、社会医疗资源挤兑。
邓之东进一步表示,很多人秉持有备无患、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一波波囤药,这在短期内会带来大量订单,相关企业扩大产能,加速生产供应,业绩飞涨。但长期来看,此类需求难以长期持续,不久就能达到供需平衡,相关企业投资扩产要谨慎、适度,做好长期打算。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