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期间,1914年8月27日,日本第二舰队到达青岛海域,了青岛海面。日军从陆路和水路进攻青岛。当时水路方面是从崂山湾完成登陆,不过终占领青岛后,日军也效仿德军在栈桥上举行了阅1兵仪式以此证明其对青岛享有'充分主权'[7]。
1922年12月,青岛被中国北洋政府收回后,中国水兵在此阅1兵,以显示中国主权的收回。
回澜阁对面那座小岛是小青岛。小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北侧的青岛湾内,美景天成。栈桥:形状像桥的建筑物,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用于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或专1供施工现场交通、机械布置及架空作业用的临时桥式结构。小岛原名就叫青岛,这个小岛因为常年林木葱郁,对面有黄岛,彼黄此青而得名青岛,青岛市1929年建置,当时也是由这个小岛得名而来。其距离海岸720米,海拔仅为17.2米,面积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灵山卫志》载:'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因该岛形如古琴,水如弦,风吹波音铮铮如琴声,故又被人们称为'琴岛'。宋代赣州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了方便与外面的沟通,于是就在章、贡两河上先后建造铺就了东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桥以沟通城乡。每逢夏季,海风吹拂,树木葱郁,有'琴岗翠滴'的美誉。岛上的'琴女'雕塑,也是青岛的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