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岁末年初之际,每当此时,投资者在总结一年得失时,同时也在思考明年的投资该如何布局。
在基金方面,“固收+”产品作为资产配置的选择之一,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甚至近期还出现了单日认购金额超千亿的产品,火热的背后,其实是投资者对于这类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以及对这类产品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固收+产品,如果细分来看,其实还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股债的配比,策略的多样性等,最终反映出来的结果千差万别。投资者对于这类产品的选择,除了从自身风险承受力的角度出发,还应该结合基金经理、基金公司团队实力等方面,进一步精挑细选。”
“固收+”产品需求火热 业绩具备竞争力
说到“固收+”基金,简单概括之,其实是以纯债为基础,再搭配更多元化的收益增厚策略。比如纯债+打新,纯债+可转债,纯债+股票,纯债+股指期货等,又或是把这几种策略放到一起,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固收增强。
这是近年来,基金公司在打造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产品上,进行的又一种尝试。特别是随着传统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以及资管新规下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趋势,“固收+”产品迎来了大发展。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底,新基金发行规模合计达到2.68万亿元,其中以“固收+”策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偏债混合型基金和二级债基,发行规模合计达到4953亿元,较2020年全年的3750亿元,增长达32%,较2019年全年的518亿元,增幅达856%。不仅如此,在今年以来22只发行规模破百亿的基金中,有6只来自于这两类产品。
需求提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要也是这类产品确实给投资者带来了不错的投资体验,从业绩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在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中,除了个别几只基金收益为负,其余的基金近两年、近三年的业绩收益均为正数,且大部分收益都比较可观。
比如工银双债增强债券,近两年和近三年收益分别为27.27%和48.14%,工银银和利混合近两年、近三年收益分别为35.37%和40.13%。
即使从近一年业绩来看,大部分产品也都实现了正收益。不少产品的收益甚至超过了10%,比如工银银和利混合近一年收益为18.45%,工银新得益混合近一年收益为15.80%。
对于“固收+”产品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业绩表现,而对于中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说,这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业绩水平。
选择“固收+”产品有诀窍
不过如果进一步细分来看,“固收+”产品业绩高低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即使是“固收+”产品,彼此间还是存在不少差异。
比如有的股债比是2:8,有的股债比在3:7,甚至有的4:6的股债比,也把自己定位为“固收+”,这些不同的配置比例意味着风险的敞口完全不一样,但股票比例达到四成的基金,显然不太符合真正意义上的“固收+”定义。
展开全文因此,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相应的风险偏好,在产品的选择上进一步区分。比如中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既不愿承担较大的净值波动,又希望能获得超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那么可能股债比在2:8或3:7的产品更为合适。
历史数据显示,如果用沪深300指数和中债新综合财富总值指数分别代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当风险管理的要求是持有组合1个季度不亏损时,资产配置就只能是以短期债券为主,但当时间周期为1年时,股债配比即使放大到3:7,也有很大的概率能实现盈利。
这就要求投资者即使在投资“固收+”产品时,也不能太过于短期,特别是随着股债配比的提升,要想获得较好的收益,最好也要有1年以上的投资规划。这其实也是目前很多“固收+”基金采用一年期及以上的原因之一,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投资者锁定周期,提高盈利的概率。
而如果在这些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优选,选择那些能力比较强,过往管理业绩比较稳定且持续性较好的基金经理,以及在固收领域实力比较强的基金公司产品,往往又能再进一步提升基金投资的胜率。
实力基金经理掌舵 固收“大厂”保驾护航
近期即将发行的工银民瑞一年持有混合,就是一款权益仓位在0~30%的“固收+”产品,同时又包含了一年的最低持有期,避免了投资者追涨杀跌。此外,该产品还进一步补足了投资版图,权益类资产中有一部分可投资于港股市场,实现“A+H”的组合。
据笔者进一步了解,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为工银瑞信基金投资副总监张洋,他拥有6年的投资管理经验,“固收+”策略经验丰富,是股债均衡的实力派投资选手。
从张洋过往管理的产品来看,表现也比较突出。比如其代表作工银新得益混合,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达到49.50%,近三年净值增长率达33.36%。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成立以来各完整会计年度收益率均为正,且均超越了偏债混合型基金的指数表现。
此外,“固收+”组合最大的收益贡献是来自大类资产配置,而大类资产配置以研究为基础,需要综合考虑,尤其考验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投研实力。
注重基本面研究和量化策略相结合,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和可转债投资的张洋,在这方面显然有足够的实力。对于新基金运作,张洋也表示:“力求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和板块轮动实现全天候的收益增强,力争增强操作的成功率或最小化操作的错误率。在控制回撤的基础上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在市场有机会时力争获取更多的超额收益,在市场没有机会时力争守住回撤。”
除了基金经理可圈可点,工银瑞信基金作为公募基金的老牌劲旅,在固收投资方面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自公司成立以来,工银瑞信基金旗下固收类产品共斩获39项三大报权威奖项,其中2009~2020年,连续12年均有固收类基金获得金牛基金奖,其强大的固收投研实力,同样能够为该基金保驾护航。
文/安安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