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
科工力量:适度超前基建,何为超前?何为适度?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思
2023-09-30 20:30  浏览:33

【文/科工力量】

“依靠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供给创造需求成为可能。要善于创造软环境,持续完善法治环境,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和服务供给。”

在9月6日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的这段致辞,引起外界强烈反响。

此前一段时间,海内外媒体上有关中国基建投资下滑的新闻不绝于耳,部分涉足美港股乃至投资移民生意圈的国内头部财经自媒体,也俨然要一雪近年来“蛰伏”的委屈,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大肆散播中国经济增速“垮塌”在即的论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0.3%,增速较1到6月回落了2.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4.6%,2020、2021两年平均增速仅为0.9%,较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作为基建投资的传统“发动机”之一,铁路投资,是一季度后国内基建投资放缓的典型代表,国家铁路局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628亿元,同比下降7.7%,其中7月完成639亿元,同比减少4.77%。

7月经济数据不及市场预期,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也并不难罗列,例如货币供应量增速的提前下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的滞后、二季度国内较大范围疫情反弹的影响......

不过只要跳出这些人为设置的议题“场域”,就不难发现,年中以基建投资为代表的经济活动放缓,远未达到所谓“问题”的程度。虽然数据同比增速下行,但仍然保持在较疫情之前更高的水平上;由于净出口贯穿全年的强力拉动,以及全年基建投资计划在三四季度的“释放”,中国全年经济增速达到8%应无问题。

运营商在珠峰铺设5G基站 资料图来自中国移动

既然数据波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我们就不必期待财政与货币政策措施在“稳中求进总基调”之外的进一步加码,如所谓的“大水漫灌”。在此背景下,以刘鹤视频致辞的方式安抚市场情绪,是一种相当得体而及时的公众沟通方式。

事实上,许多基建投资乃至广泛固定资产投资的先行指标、高频指标,近期已经出现了拐头向上的变化,螺纹钢主力合约自8月下旬以来已上涨近800元/每吨,水泥价格指数八月份以来也有类似变化,同时,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提升,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在去年超高基数下,八月销量同比降幅也好于市场预期,证明整体销售较为景气。

虽然刘鹤致辞的主要用意在于安抚市场情绪,但作为政策沟通形式,致辞中“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一语,依然透露出决策层对未来基建投资的擎画思路。

以笔者的理解,超前基建有着两个层面的涵义。

第一个层面,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如交通、市政、水利、生态环保、能源等领域建设,在总量和结构上,沿着政策侧重点的适当提速,比如水利是一个尤可期待的方向。

近年来,全球变暖对气候的影响,已越来越能够被普通公众所感知。以河南、新疆等地极端降雨事件为代表,降雨线的北移,开始对中国北方内陆地区带来影响,这种影响之深远,或许需要在千年级别的时间尺度上进行评估。自中国盛唐以来的北方干旱化,并非没有正在转向“湿润化”的可能,千年以来北方水土条件的变化,确实需要适当地超前应对;在极端气象事件发生后亡羊补牢,难免陷入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由中央层面直接统筹推进的南水北调超级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中央累积投资三千多亿元。2013、2014年,工程东、中线一期主体工程相继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2亿人,显著改善中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的问题。

在北方水土再整治的宏伟进程中,南水北调工程无疑将继续作为重要抓手,牵引内陆河流水利体系重构。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