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
口碑两极分化的新氧财报:从“走得更快”到“走得更稳”常在贵人
2023-09-30 20:25  浏览:41

不久前,医美服务平台新氧科技发布了一份口碑两极分化的2季度财报。

唱空者认为,监管机构加大力度整治医美乱象、打击违规医美业务的情况下,新氧营销费用高企、业务单一失衡、预订服务下降,股价也遭遇腰斩,新氧的长期成长性让人担忧。

褒扬者认为,新氧2季度总收入达到4.518亿元,创造历史新高。净利润更是达到7370万元,同比增长145.2%。另外新氧2季度在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付费医疗机构数、付费用户数等关键指标上,都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这些亮眼数据,均凸显了新氧强劲的增长潜力。

相比3000亿级的医美市场,新氧年收入只有十几亿,只是一个小公司,但近期却受到了远超其规模的市场关注和媒体热议。究其原因,一来新氧是行业领先服务平台,同时扮演了媒体的角色,新氧媒体号称单月有10亿+的阅读量,早已经出圈;二来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指出,严打制造容貌焦虑的行为,并且把医疗美容广告定性为医疗广告,新氧身处漩涡中央,自然引发了比平常更大的关注。

新氧财报发布后,有两位媒体朋友问我怎么看待新氧财报和后续发展。我说在新的监管环境和行业发展形势下,新氧发展运营思路要从“走得更快”转变到“走得更稳”,进而实现“走得更远”。

新氧减少预定服务(佣金)收费,强化信息服务类型收入占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相比“用户下单去做手术”的潜在风险性和争议性,传统的信息服务收入更为安全稳妥。

今天,我就通过问答的形式,把我和朋友们探讨的观点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问题一: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医美行业近期总在“瑟瑟发抖”,新氧为什么此时特意强调“非手术订单”?

答:在新的历史时期,合规也是竞争力。新氧强化的“非手术订单”转型,和教育行业的“非学科教育”转型异曲同工,虽然单位用户的贡献必然会降低,但运营体系也将更合规、安全,有助于企业平台长久发展。

虽然我们总说,医美服务平台和医美行业相关企业发展,总体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过现在看来,互联网平台触角更广,更有能力根据形势做转型,一大批医疗美容机构倒下,医疗美容服务平台却能获得很好。

展开全文

佣金抽成是好生意的时候,就抓好这个机遇。直接的交易抽成风险太大,就转而向风险较小的信息服务供给转型。将来如果形势发生变化,也可以转回来。

“非手术类订单”的口号吻合当下政策监管的方向,释放了新氧积极拥抱变化、拥抱监管的态度,当然也是新氧求生的必然。

 问题二:打击“制造容貌焦虑”正在上升到法规层面,会对新氧有多大影响?

答:过去两年,新氧强化了平台的媒体属性,并且在财报中特别作了体现,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实属罕见(反观新浪这种真正的媒体平台,正在弱化媒体属性,朝着智能信息平台转型)。

新氧提到,截止2季度新氧媒体平台全网单月最高浏览量10.6亿,包括6个微信公众号、10个微博账号、13个视频专栏。

以新氧公众号为代表的新氧媒体矩阵,过去两年确实发布了一些“制造容貌焦虑”的文章,这点无法辩驳,洗不掉,比如这篇《她怎么突然美成这样了?!难怪昆凌这么卑微焦虑...》。好在,新氧的媒体平台和新氧的业务平台属于两个体系,我没有发现新氧把贩卖焦虑的文章和产品链接关联起来,避免了可能的后续麻烦。

即便如此,新氧作为行业领导型平台,自然就承担超越其业务的舆论批评和媒体监督,有些板子无处安放就要打在新氧的身上。这点很好理解,好比蚂蚁金融,作为行业领导者,就要多承担一些批评、多挨一些板子。因此,近期有关部门下发的几条文件和新规,对新氧一定会带来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会反馈到用户抉择层面,也会反馈到资本市场波动层面。

问题三:是否看好新氧长期发展,新氧在资本市场表现能重回高峰吗?

答:我看好新氧作为一家企业的长期发展,但我不看好新氧作为一支股票的长期发展。

金星人老成精,这几年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措施,调整了业务结构,优化了产品序列,拆掉了新氧可能会爆炸的一个个“雷”,大体来说新氧在新的监管环境下能够较为稳妥的发展,大的风险可以规避,后续依然可以保持正向增长,给员工和行业创造价值。

但是,资本市场不仅仅要看企业自身发展和运营情况,更要看“你懂的”,这条无法细讲,懂的人自然懂。这一年来,新氧的收入和股价走出了完全相反的曲线,就是明证。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