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公司中报季,消费金融公司上半年成绩单也基本浮出水面。
从今年上半年业绩数据来看,消费金融公司整体情况转好,多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扩张较快,但行业发展仍面临ABS募资渠道收窄、多个消费金融场景监管收紧、贷款利率上限明确等挑战。
“消费金融行业正在走向规范化,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有的股份行消费金融公司开业时间较短,还未完全崭露头角,还有蚂蚁消金这样的参与者没有入场,行业格局尚未落定。
可以看到的是,在经历疫情洗礼后,行业座次已然重排,尤其在今年上半年,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崛起趋势更加明显,一些老牌消费金融公司则因规模收缩正在被后来者赶超。
座次重排,银行系消金公司崛起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日,已有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等至少16家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数据得到披露。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除报告期内开业时间不到一年的光大银行旗下阳光消费金融公司,和未披露净利润数据的中原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两家公司外,其他13家消费金融公司全部实现盈利。
但在整体业绩转好的同时,消费金融行业格局也发生着变化,一边是头部公司座次重排,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崛起,另一边则是分化继续加剧。
例如,对比净利润这一指标,老牌消金马上消费金融公司正面临银行系消费公司的前后夹击。前有中邮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双双赶超,分列第三、四位,其中,中邮消费金融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增1512.2%;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增速也达到了426.73%。后有杭银消费金融延续黑马之势一路追赶,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45.16%。
从资产规模看,多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扩张速度领跑同业。其中,截至今年6月末,杭银消费金融资产达271.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13%;海尔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资产增速也超过了20%,分别达到23.29%、21.89%。
展开全文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指出,银行控股的消费金融公司可以从银行获得更多支持,包括以较低成本从银行获取新客户,或从银行得到便宜的、授信规模更大的资金支持,但长远来看,互联网巨头控股的消费金融公司未来潜力也不容忽视。
例如,哈银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便是在先后获得百度、滴滴加持后,业绩增速明显提高。
分化加剧,战局还尚未落定
此外,招联消费金融在营收、净利、资产规模三项业绩指标上依然稳居行业首位,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5.4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截至6月末,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达到1298亿元,同时还保持着19.88%的高增速,将原本紧随其后的马上消费金融大幅甩开。
而曾经的“老大哥”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则出现掉队,该公司未披露今年最新业绩,但在2020年,该公司在主动转型和疫情影响双重因素叠加下,业绩出现断崖式下跌,全年仅实现净利润1.36亿元,缩水超八成,在业内排位也跌出前五。
冰鉴科技市场总监周扬认为,招联消费金融公司在获客与风控方面表现出领先优势,应能保持在第一梯队,其他消费金融公司未来座次则难以定论。
“未来持牌消金行业格局还会有大变化,现在仍在跑马圈地,战局远未尘埃落定。”他指出,“比如,蚂蚁消费金融公司还没有入场,如果花呗、借呗装入消金,就存量而言肯定是第一梯队,另外平安普惠的存量也很大,但与平安消金的划分目前还不清晰,未来肯定还会有新持牌者出现,消金行业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也有消费金融公司已显出后劲不足,例如,晋商消费金融就出现营收、净利“双降”,上半年实现营收2.75亿元,同比下降10.7%;净利润0.25亿元,同比下降29.53%;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业绩也报忧,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6.67%。
“尤其经历去年疫情考验,消费金融公司在精细化获客和风控方面的差距,决定不同的业绩表现,未来行业分化还将继续加剧。”周扬表示。
ABS发行缩水,多渠道寻找“便宜钱”
市场加剧竞争,加之业务扩张带来资金消耗,必然要求消费金融公司规模增长,如何拓宽融资渠道、补血增资尤其是低成本融资就成了摆在持续发展面前的挑战。
记者注意到,相比以往,今年上半年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多家消金公司在谋求多元化融资渠道,此前发行ABS(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募资的情况收缩明显,不少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开始寻找新的资金渠道。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0号,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ABS金额合计约52亿元,同比上年下滑36%。而且,正是消费金融产品利率调控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募资、找到便宜钱,变得更为重要。
在ABS发行渠道收窄的情况下,银团贷款、尝试发行二级资本债等新方式更多出现。今年以来,已有兴业消金、捷信、招联、马上消费金融等陆续发行规模数十亿元不等的金融债券。近期,长银五八公开市场招标拟发行二级资本债,中邮消金、兴业消金、马上消金等公司还采取了银团贷款方式进行募资。
刚过去的8月,中邮消费金融2021年银团贷款完成超额认购,由富邦华一银行、开泰银行作为委任牵头安排行及簿记行,7家中亚欧等地中外资银行参与募集,募集总额达14亿元,这也是目前今年业内规模最大银团贷款。
7月,兴业消费金融完成了2021年首期两年期银团贷款的募集工作,总募集金额12亿元;6月份,马上消费金融成功募集首单银团贷款并完成提款,贷额总额度达5.3亿元。
“相比银行贷款,银团募资成本更低,也有利于分散风险。”华东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资金端业务经理告诉记者,按融资成本由低到高来排列,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方式依次有股东增资、同业拆借、银团贷款、发行金融债及ABS,此次马上消费金融募集的首单银团贷款、融资利率3.85%,“甚至低于一些大行的小微贷款利率了。”
另一个原因是,消费金融场景端的信用风险环境变化,ABS募资变难。“教培、长租公寓这些场景类业务接连违约,风险传导会影响整个行业。”上述人士介绍,一方面是新场景资产减少,一方面是去年至今一些3C、旅游等消费项目难言提振。
天星数科副总裁赵卫星也有过类似的观点,此前最高院调整修改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今年8月多地监管部门向辖内消费金融公司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将产品年利率降至24%以内,资金端有隐忧,导致发行机构持观望态度。
监管收紧,消金公司如何破局?
今年以来,伴随疫情好转、经济复苏,消费金融公司迎来业绩普涨,坏账情况好转的同时,线下展业也得以重新活跃。但追求扩张之余,行业面临的监管挑战也越来越大。
券商中国记者此前了解到,今年8月,多地监管部门向辖内消费金融公司进行了口头指导,要求这些公司将产品年利率降至24%以内。一位华北地区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监管部门这次是给了一个过渡期,过渡期内各机构都要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来达到监管要求。这一限制直接将消费金融行业的利润空间压缩。
在此之前,7月发布的“双减政策”要求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导致与应试教育相关的培训贷业务明显缩量,同时医美贷乱象也正在引起监管关注,市场消息称,曾有地方监管局向辖内小贷机构、消费金融机构排查医美贷存量情况。
监管日趋收紧下,消费金融行业正面临“量缩价降”的局面。“但这也代表着消费金融行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比较成熟、规范的阶段了。”多位受访人士如是说。
“一方面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另一方面在当前监管形势下,短期内很难通过产品创新等方式获得增量突破,持牌消金公司现在能做的就是横向拓展业务空间。”一位受访人士建议,人口老龄化、文化教育、家政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值得探索。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不少消费金融公司近两年更加重视存量市场运营,有公司开始推出类似花呗的循环贷产品,同时为循环贷客户提供自营商城低价商品或积分权益等服务。
周扬则认为,无论什么场景或产品模式,掌握风控这一核心能力的消费金融公司才能够脱颖而出。“个人认为,消费金融的核心模式还是现金贷,核心竞争力还是风控能力,场景仅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他表示,“无论从哪个场景进来的借款人,最终还是要对其进行反欺诈及综合信用资质判断,后者才是关键。”
责编:战术恒
百万用户都在看
突发!八部委重磅出手,1.3万亿资产要慌?2200亿眼茅率先暴跌,重点瞄准医疗服务价格,影响有多大?
突发!财经大V"股社区"被永久禁言,粉丝超325万!深圳破获一起大案,7人被抓,主犯与黑嘴团伙勾结
太分裂!芯片巨头集体暴跌,两则消息招来空袭?煤飞色舞狂风起,更有品种创10年新高,还能嗨多久?
重磅!证监会副主席最新发声,证券业发展方向明确!提升投行全链条业务能力和质量…八大要点来了
投资是可以悟的,如何选到伟大公司?投资大佬段永平:啥时候看懂这句话,股票生涯基本可以持续赚钱…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