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五氧化二钒和废塑料作为原料,金属为还原剂,在不锈钢高压釜中于700℃得到了结晶品质良好的立方碳化硅纳米材料。X射线衍射花样证实得到的产物是立方相的碳化钒,晶胞参数为4.164A。电子透射显微镜显现得到的产物的尺寸为30nm左右。激光荧光法适用于环境水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源排放废水)、空气、生物、土壤、产品中微量铀的分析。采用激光荧光法测定五氧化二钒中的微量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五氧化二钒产品对钒酸铵滴定的影响、对仪器进样管路的污染以及出现测定偏差等问题,进而达到、高质量的分析目标。
溶剂热法制备Ce掺杂的TiO_2,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一系列通过溶剂热法制备Ce掺杂的Ti O_2,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一系列V_2O_5/Ce-TiO_2催化剂,并用于选择性氧化制二(DMM)。采用XRD、UV-Vis、H_2-TPR、NH3-TPD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掺杂改性后的TiO_2负载V_2O_5更有利于催化剂表面钒氧物种的分散,且钒氧物种主要以孤立的和聚合态的形式存在,没有形成V_2O_5晶相结构。Ce掺杂改性后,改变了TiO_2载体与钒氧物种间的作用力,Ce掺杂量越大,钒氧物种的还原温度逐渐向高温移动,使得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减弱。Ce改性的TiO_2负载V_2O_5,Ce的改性量对催化剂的酸性质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催化剂的酸性却随着V_2O_5负载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当Ce和Ti的摩尔比为0.01,V_2O_5的负载量为10%所得催化剂10V/1Ce-TiO_2具有较为适宜的氧化还原性和酸性,在反应温度160℃时,的转化率为39.6%,DMM的选择性高达99.9%。
废酸回收率达到83%以上,钒离子和铁离子截留率分别达到93%~95%和92%~94%;钒萃取率和反萃率分别达60%和70%以上。酸浸渣用于制备建筑用陶粒和砖,产品达到优等品的等级要求。开展了日处理100kg含钒石煤矿连续浸出—连续萃取/反萃—精钒制备扩大实验,钒浸出率可达82%~83%,重现了小试结果;8级逆流萃取/反萃后,钒回收率达96.3%;产品五氧化二钒纯度为99.01%;全流程钒直收率达80%以上。研究了U、Th、Ra、K等4种性核素在全流程的走向及分布。结果表明,石煤中93.06%的U进入溶液。而经过萃取反萃后,98%左右的U在贫有机相中富集;而75%~77%的Th、Ra、K三种性核素在浸出过程中滞留于渣相中,在后续萃取/反萃过程中的分布与U是一致的。常压强化浸出—萃取工艺为实现石煤资源的清洁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
分散直接插层法使聚吡咯(PPY)嵌入五氧化二钒(V2O5)凝本文采用分散直接插层法使聚吡咯 (PPY)嵌入五氧化二钒 (V2 O5)凝胶层间。并通过X射线衍射 (XRD)、红外光谱 (FI IR)和多点氮气吸附法 (BET/N2 )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分析 ,证明了PPY确实进入了五氧化二钒 (V2 O5)干凝胶的层间 ,为不溶性导电高聚物的插层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分别以金属Mo粉为钼源、V2O5为钒源和以MoO3为钼源、NH4VO3为钒源,通过低温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钼掺杂V2O5纳米结构。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产物均为正交V2O5纳米带,且纳米带的尺寸均匀,宽度100~400 nm,厚度10~40 nm,长度可达到几十微米。研究还发现它们的掺杂量是不同的,分别为3%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