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I教室的特点
MIDI音乐格式,带有强烈的电子感,以及广泛适用性和便利性,催生了那个年代众多的音乐类型。重塑了1980年代的流行乐。
MIDI格式早期的的“开源精神”概念,让每个人都能创作”复杂的音乐片段”,MIDI标准的支持者推动它成为连接着着全世界的自由纽带。三十年以后,MIDI仍然强劲不衰,作为音乐录制和制作的关键组件而存续着。
MIDI标准能让人们在自己家里进行音乐创作,使人们终于能够把合成器和鼓机连接到电脑上。于是,MIDI很快变成了连接各种型号的合成器、鼓机、采样数据和计算机的产业标准。
MIDI无论放置在哪里,都能在一个合成器上演奏些东西,并能在另外一个合成器上播放完全一样的声响。复杂而精心控制的的合成器声效、鼓机和采样样本见证了编曲技术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转变。
MIDI教室——MIDI介绍
MIDI要形成电脑音乐必须通过合成。早期的ISA声卡普遍使用的是FM合成,即“频率调变”。它运用声音振荡的原理对MIDI进行合成处理,由于技术本身的局限,效果很难令人满意。声卡大都采用的是波表合成了,它首先将各种真实乐器所能发出的所有声音(包括各个音域、声调)进行取样,存储为一个波表文件。在播放时,根据MIDI文件记录的乐曲信息向波表发出指令,从“表格”中逐一找出对应的声音信息,经过合成、加工后回放出来。由于它采用的是真实乐器的采样,所以效果自然要好于FM。一般波表的乐器声音信息都以44.1KHz、16Bit的精度录制,以达到真实的回放效果。理论上,波表容量越大合成效果越好。根据取样文件放置位置和由微处理器或CPU来处理的不同,波表合成又常被分为软波表和硬波表。
MIDI教室——MIDI文件的格式
标准文件MIDI文件包含一个或更多MIDI块与每个事件的时间信息。它支持歌曲、序列和音轨结构,拍子和拍号信息。 音轨名字和其他描述信息也可以与MIDI信息一同存储。 这个格式支持多条音轨、多个序列。这种格式可以允许用户从一个音轨移向另一个音轨。用于MIDI文件的8位二进制的数据块可以在一个高的效率传输的MIDI二进制文件中,分解可以存储为7位数据,或被转换成其他的ASCII或者被翻译为一个文本文件。
MIDI序列文件由块组成。 每个块4个字节,有32位长度。数据通过在文件的数据叉,或者在剪贴板上进行传输。 (在Macintosh这个格式的文件类型是" Midi") 块结构允许被忽略跳过。这里定义了块的二种类型: 文件头块和音轨块。 文件头块提供关于整个MIDI文件小的数量信息。 音轨块包含的MIDI数据序列也许包含16条MIDI通道的信息。 使用多个音轨块,就可以用多条音轨、多个MIDI序列、谱式和歌曲。
MIDI文件总是以文件头块开始,紧随其后的是一个或多个音轨块。MTrk块类型是存放实际歌曲数据的地方。它是MIDI事件(和非MIDI事件)的序列。在MTrk块的有些数字是以叫可变长的数量的形式进行存储的。 这些数字首先每个字节用7位,高位不是有效位。 除后一位之外的所有字节,高位设为1;后一个字节高位设为0。 如果数字在0和127之间,它能正确地表示为一个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