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在水溶液中的氧化性,主要是由酸电离出的H+所致。考虑到氧化性强弱这一概念的相对性及对含氧酸氧化性分类的特殊性(即根据酸根离子的氧化性把酸分为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笔者认为,把磷酸的氧化还原性质表述为:“在通常状况下,磷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弱的酸”或“磷酸是一种非氧化性酸”较为妥当,不致引起概念上的混乱,给教学带来困难。
当压好磷后,站在精制锅水封口上风侧面用铲子慢慢往里面加碳铵,在加碳铵时,不能加得过快过猛,锅内温度不能超过8.80℃,避免锅内沸腾过度剧烈,喷溅出黄磷,造成事故。
8.8.2.2加好碳铵后,把水封盖好。
8.8.2.3用蒸汽煮磷,先检查蒸汽压力后,慢慢打开直通蒸汽阀,让蒸汽慢慢在锅内煮沸黄磷,蒸汽不能开得过快,过猛,过大,避免过大蒸汽将锅内黄磷冲出造成事故。当温度慢慢上升至95℃时,沸煮1.5-2.5小时,当锅内开始有微黄色烟雾冒出,可慢慢关闭直通蒸汽,结束煮磷。
8.8.3漂洗
煮好的磷沉降15-30分钟后,打开三根漂洗水管,用
8.80℃热水漂洗5分钟,关闭漂洗水,过30分钟后取样,观察杂质和颜色,黄磷样呈黄或淡黄色后,再用60℃热水漂洗15-30分钟,沉降1小时后取样,黄磷样呈黄或淡黄色后,可结束漂洗。
8.8.4保温沉降
8.8.4.1漂洗合格的黄磷静置4小时后,取样检查,合格后作好保温;
8.8.4.2保温时打开夹套蒸汽,导凝出口冒出蒸汽冷凝水后,过15分钟关闭夹套蒸汽;
8.8.4.5每次保温时间间隔冬天为2小时,夏天为4-6小时。
8.8.5排污、清洗
8.8.5.1必须确认槽、锅内的磷已压完方可排污、清洗;
8.8.5.2检查排污管、阀是否正常完好、无堵塞;
8.8.5.3清洗时,可加入少量热水,用蒸汽把槽、锅内的磷泥煮化方可排污;
8.8.5.4排污时防止排污口堵塞;
8.8.5.5排污完成后向槽、锅内加入60℃以上热水或加水后通蒸汽加热,注满后排放,重复一至二次,完成清洗。
8.8.5.6必须两人以上协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