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前 水上浮桥设计来电咨询「多图」[汇川游艇码头工程4f1eda4]内容:
回澜阁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海滨,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北端与中山路成一直线相连。这座充满神奇的大桥,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300多年。被视为青岛的重要标志。此阁为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阁心有螺旋形楼梯,楼上四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我们可以凭窗眺望,全1方位地看到美丽的青岛湾和周围的各个景点以及著1名建筑
1930年,在当时的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主张下,决定对已成为青岛重要游览观光景点的栈桥进行全1面改造。
回澜阁对面那座小岛是小青岛。活动梯与堤岸采用铰链连接,活动梯与浮码头采用活动滑轮接触,滑轮受力区铺设钢板,加强浮码头钢结构骨架,增加受力面积。小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北侧的青岛湾内,美景天成。小岛原名就叫青岛,这个小岛因为常年林木葱郁,对面有黄岛,彼黄此青而得名青岛,青岛市1929年建置,当时也是由这个小岛得名而来。其距离海岸720米,海拔仅为17.2米,面积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灵山卫志》载:'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隋大业元年(605年)在河南洛阳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桥,是一次用铁链联结船只架成的浮桥。因该岛形如古琴,水如弦,风吹波音铮铮如琴声,故又被人们称为'琴岛'。每逢夏季,海风吹拂,树木葱郁,有'琴岗翠滴'的美誉。岛上的'琴女'雕塑,也是青岛的象征之一。